家裝格局加速分化,供應鏈之爭還能怎么玩?
隨著整裝市場成為家居行業的確定性風口,再加上以舊換新、舊房翻新等政策紅利,家裝行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各大裝企都在加速出招。不過,家裝行業一直有著服務鏈條長、產品SKU多、人工成本高等難題,如何提高整合效率,成為家裝公司“掘金”增量市場的頭等大事之一。
數字化技術,“催熟”家裝供應鏈
區別于公裝市場,家裝市場伴隨著地產市場的崛起,經歷了幾個重要發展階段,從最早期以裝修游擊隊為主的階段,逐漸開始向線上化探索,迎來了互聯網家裝時代,最后發展至如今的全屋整裝階段。
近幾年,存量房裝修需求肉眼可見地持續增長,驅動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據貝殼研究院推算,2024年家裝市場規模將在3.9萬億元左右,其中新房裝修市場占比約在40%左右,存量房裝修市場則為60%左右。
但從新房家裝時代過渡到舊房新裝時代,家裝市場原有的痛點開始被進一步放大。包括空間覆蓋范圍廣、裝修涉及流程長、參與主體眾多、產品整合難度大等問題。
比如,整個家裝產業鏈從上而下包含了設計師群體、主輔材家具供應商、物流配送、施工等環節,其中又涵蓋了原材料企業、品牌類企業、流通類企業(各類經銷商等)、服務類企業(家裝公司、設計公司等),參與主體眾多,如何管理這些龐大的產業鏈,是個不小的挑戰。
尤其對于下游的家裝企業而言,供應鏈整合難度更為突出。首先,產品標準化程度低,以瓷磚、地板、木門、吊頂、櫥柜、衛浴六大主材品類為例,每個品類都需要對應不同的商家或品牌商,再考慮輔材、家具、軟裝,還有千人千面的定制化家居,注定家裝行業很難達到其他行業的產品標準化程度。
其次,服務質量難以標準化。家裝行業本質上也是服務行業,家裝企業難以百分百把控人為因素,這就導致施工落地可能存在所見非所得、施工質量不如預期等問題。
最后,家裝監工難度高。按照家裝行業通用的施工流程,當中一共涉及20道以上工序,再加上從設計師到客戶端的層層傳達,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最終項目效果。
在上述背景下,存量新時代的家裝行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裝企通過數字化技術、提高人效等方式,努力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
“供應鏈”之爭,加速裝企格局分化
家居新范式發現,近年不少家裝企業在通過數字化技術提升企業的整合效率和響應速度方面,已經越發成熟。比如天壇整裝打造完整數字化管控體系,從前端的設計運用、中臺流程管理、后端的交付體系,形成串聯和打通,實現完整的可視化過程。
東易日盛推出數字化全案家裝,從前端營銷獲客、銷售管理、設計、智慧交付,再到后端的供應鏈、工廠、倉儲物流的全線打通,實現數字化全流程管理。
一個不約而同的現象是,各大裝企的數字化建設,都朝著施工標準化、供應鏈一體化、全域信息系統線上化等方面發展,盡量讓整個家裝產業鏈變得更加透明化,方便跟蹤復雜且冗長的各個環節。
只是,雖然數字化系統對于家裝企業的降本增效有很大幫助,但要打造這樣一套系統,成本并不低。以東易日盛為例,其最近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在1.5億元以上,這個數字在家裝行業是相對較高的。
龍頭企業尚且有這樣的實力布局數字化升級,但對于中小裝企來說,因為沒有足夠實力布局數字化能力,傳統家裝供應鏈的制約也成為了企業發展的制約,甚至是家裝行業發展的制約。這種影響至少表現在三大層面:
首先,供應鏈沉淀成本高。正如上文所言,家裝產品的品類眾多,且涉及的企業主體廣泛,整個家裝行業的價值鏈很長,每一個環節都要沉淀利潤收益,這就意味著一個產品從廠家出貨,再經過層層經銷商到達家裝企業之后,成本可能已經翻了幾倍。
其次,行業基礎設施不完善。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對家居行業的基礎設施要求也更高了。比如在設計環節,很多中小裝企未必能對接上所有主輔材,但設計師為了追求效果,就直接從網上找效果圖復制黏貼,結果項目落地才發現所見非所得。
另外,正是因為產品標準化程度低,材料大小不一、尺寸不同,也增加了配送和倉儲的難度。此外,家裝行業還沒有出現能夠容納多家工廠的成熟的倉儲企業,這也增加了中小裝企的經營成本,同時制約了行業的服務能力。
最后,重視前端產品整合,卻忽略后端體系。近年,越來越多家裝企業開始重視產品供應鏈的整合,比如通過標準化全案來降低非標材料的影響,但相較之下,家裝企業后端供應鏈條的管理,卻依然有所欠缺。
比如對施工團隊的管理、對交付質量的監控等,以人為主的產業鏈必然容易存在信息溝通損耗,家裝產業的傳統作業水平已經無法滿足高速增長的供應鏈規模,也制約了家裝企業對消費者的響應速度。
由量向質,邁向“供應鏈聯盟”時代
隨著家裝行業邁向“整裝時代”,家裝市場進一步實現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
在這個過程中,家居新范式發現,家裝企業作為“鏈主企業”,開始更積極通過聯盟、賦能、轉換角色等方式,想方設法提升供應鏈效率。
首先,不少裝企選擇“去中介化”,直接與品牌供應商對話。過去幾年,由于裝企能夠直面消費者,作為“流量入口”,其在這個家裝鏈條中也占有較高話語權。
但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供應鏈效率,一些家裝企業開始與供應商合作,繞過中間商,用更為主動的方式與裝企開展合作,以此實現品牌價值的雙重增長。
比如歐派家居通過攜手裝企“推動消費入口前置和幫助經銷商拓寬流量入口”的計劃,讓歐派家居與全國超5000家裝企成功攜手,不僅可以相互引流,更在于通過家裝公司的力量,補足裝修服務能力,滿足消費者一站式家裝所需,從而持續贏取客戶。
還有立邦與華潯品味裝飾集團、綠色家裝飾與箭牌瓷磚等合作,都是旨在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的規模與質量。
其次,還有裝企與供應商選擇“品牌共建”模式合作,共同創造品牌或爆款產品,實現品牌價值的**化,比如公牛集團和兄弟裝飾集團聯合**“G61蝶翼”系列超薄開關。
此外,部分互聯網裝企則憑借自身的流量優勢,開放供應鏈加盟,同構聯盟模式提高產業鏈的效率。
比如齊家網在去年推出了供應鏈平臺合作模式,過去齊家網的合作模式是平臺集采后再給家裝公司提供材料,但在合作模式升級之后,通過全渠道戰略合作,品牌方可以指定經銷商提供材料。接下來,齊家網還將共享更多的資源和合作場景,包括零售展廳、自營裝修、整裝、局裝。
最后,也有家居企業選擇從家居行業之外找“外援”。比如作為業內**場景物流生態品牌,日日順供應鏈目前已跟多個家居企業合作,包括美的、左右家居等,將服務觸點不斷向終端用戶延伸,提供配送、安裝等家居服務。
不難看出,家裝行業的發展歷程,本質上是數字化技術演進的歷程。然而,隨著家裝行業的持續進步,僅僅依靠數字化技術的支撐已遠遠不夠。家裝產業更需要利用技術來滿足市場需求,針對傳統產業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創新和改進,只有當產業與技術實現深度融合,家裝行業才能逐步探索出新的發展道路,實現轉型升級。
結語
家裝行業作為家居領域未來最具增長潛力的賽道之一,目前已迎來了更多的跨界者,比如從汽車產業跨界而來的“棲息地”,從地產領域跨界而來的貝殼、天壇整裝等,這些新鮮血液將從思維模式、技術應用、運營策略等角度,推動家裝產業鏈的升級和創新。對于家裝企業而言,強敵當前則更要抱團合作,通過“1+1>2”的模式推動家裝供應鏈建設往更完善、高效、個性等方向發展。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責編:方芬